国际本科生招生

国际本科生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2025年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院校名称: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院校国标代码:14851

学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雄路8号;邮政编码:523808

办学性质:具有法人资格内地与香港地区合作办学机构

办学类型:全日制

办学定位: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由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前沿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毕业颁证: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并取得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修业期限内完成规定的课程修读学分,修业合格,颁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香港城市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二、招生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3

智能制造工程

4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三、入学条件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不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公民。

2.对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学生,应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规范我国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外函(2020)12号)文件中的规定,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 年(含)以上, 且最近 4 年(截至入学年度的 4 月 30 日前)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 2 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外国居住满 9 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3.截至 2025 8 20 日年龄在 18 周岁(含)以上, 仍未满 18 周岁的录取获得者,须自行确定一名中国境内监护人并向我校邮寄《监护人授权书》(须由使领馆认证或海牙认证或为公证处的公证文书,并提供中文翻译件)。

4.遵守中国的法律、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5.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学习成绩优良。已在其他大学就读的学生来我校学习有关专业,如确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经考试通过后,可申请免修若干课程,承认其学分,并安排进入相应年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二)入学要求

1.入学申请者需完成12年或13年学制的教育课程(含小学、中学),并获得相应高中教育资历,以满足本科学位课程的基本入学要求。以下教育资质可作为入学证明:

² 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 (GCE AL/IAL):至少在三门GCE A Level(或A2/国际A Level科目中,成绩达到E级或以上。两门AS科目可视为一门A Level科目。相同科目不能同时计入A LevelAS Level

²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最低30 (满分45分)的IB文凭。

² 按国家类别评估:不同国家的教育资质将逐案审核。

2.英语语言要求:申请者需在英语语言测试中取得符合要求的成绩。以下资格可作为英语语言能力的证明:

² TOEFL:总分79分或以上

² IELTS:总分6.5或以上

² SAT:阅读与写作部分得分为590分或以上

² ACTACT英语和ACT阅读部分得分为24分或以上(同场考试)

² GCE体系,以下其中之一:GCE A Level/IALAS/IAS 英语语言、英语文学或英语语言与文学成绩达到E级或以上;GCSE/GCE O Level 英语/英语语言或英语文学成绩达到C级或以上 IGCSE 第一语言英语、英语语言或英语文学成绩达到C级或以上 IGCSE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成绩达到B级或以上

² 剑桥英语语言评估,以下其中之一: 剑桥英语水平证书(CPE)成绩达到C级或以上 ;剑桥高级英语证书(CAE)成绩达到C级或以上

² Pearson英语学术测试 (PTE Academic):总分62分或以上

² 按国家类别评估:不同国家的英语语言考试成绩将逐案审核

四、申请、入学面试、录取及报到

(一)申请

符合入学条件者可通过在线申请系统(https://intladmissions.cityu-dg.edu.cn)提交国际本科生申请,并在系统中上传以下资料:

² 《国际学生入学申请表》(申请系统中自动生成)

² 护照复印件

² 身份、国籍等证明材料

² 最高学历学校提供的官方成绩单(原件及中文或英文翻译件的扫描件)

² 教育资质证明(参照本简章第三条第(二)款第1项)

² 英语水平成绩证明(母语为英语可免提交)(参照本简章第三条第(二)款第2项)

² 高中毕业证明或者在读证明

² 个人简历

² 个人陈述

² 白底彩色电子版照片

其他辅助材料(如有):

² 国家/地区统一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单扫描件

² 推荐信

² 个人能力或特长证明

² 其他证书或证明,如比赛奖状、论文等

(二)入学面试 

申请材料受理并通过初审后,申请者将收到线上面试邀请,考生应按考试通知上的日期参加入学面试。

(三)录取 

被录取的申请者将收到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有条件录取通知书或正式录取通知书。持有条件录取通知书的学生,请在达到通知书上要求的相应条件后,在规定的相应截止日期前,尽早将相关证明材料上传至在线申请系统申请换取正式录取通知书。

被录取的学生将会收到以下材料:

²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录取通知书 

² JW202表》

被录取人应持普通护照、《录取通知书》《JW202表》和其所需文件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办理相应来华签证。入境后,应在30天内去公安部门办理居留手续。

(四)报到 

学生需按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来校报到。报到时,必须持录取通知书、《JW202表》和《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原件。

如不能按时报到,需提前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国际交流处提出申请,否则取消入学资格。

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国际学生来华后,需到指定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健康检查验证。如发现体检记录过期失效、缺项未查或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进行体检,经卫生检疫部门验证或体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居留手续。

五、奖学金

1.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新生,入学后可获得国际新生奖学金。国际新生奖学金覆盖学费、住宿费、综合医疗保险费、2500元人民币/月的生活费等。

2.就读期间,学生可申请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国际学生奖学金和社会各界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

六、费用 Fees

1.学费:11.5万元(人民币)/学年; 

2.住宿费:两人间(一人住)3000元(人民币)/学年(10个月),两人间1200元(人民币)/学年(10个月),具体房型类别依实际房源情况确定;

3.综合医疗保险费:800-1000 元(人民币)/年,依据有关规定及保险政策执行;

4.居留许可申请费:400-1000 元(人民币)/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生活费:因人而异,学生可根据个人消费习惯和经济情况自行调节;

6.其他费用:伙食费、校内医疗费、教材费及教学计划之外的实验、实习、专业参观等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收费。

注:以上相关费用以实际公布为准。

七、招生咨询及联系方式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国际交流处

电话: 0769-21183151

电子邮箱: intladmissions@cityu-dg.edu.cn

学校网址: https://www.cityu-dg.edu.cn/en/home

八、专业简介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电子学、计算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在专业课方面,该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材料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研究、机理分析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材料制备技术、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过去几十年发明的许多新材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材料科学与工程已渗透到所有工业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许多不同领域工作,例如电子、玩具、塑料、金属、陶瓷和建筑行业,或在测试实验室工作。毕业生还可以担任质量控制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或设备、机械和材料的技术销售工程师。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解技术信息并运用科学推理分析问题,从而丰富生活。过去,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生在金融、商业和教育等其他不同领域追求成功的职业生涯。近年来纳米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材料工程师的蓬勃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学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全面基础,这对于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成为成功的系统设计师必不可少。该专业使学生能够获得该学科的坚实基础,并通过灵活的课程专注于特定领域。本专业的毕业生将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将有能力从事涉及尖端技术以及大型软件系统设计和构建的工作。提供学习流,使学生能够攻读数据科学、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的专业化,进一步提升他们在这些领域的职业前景。毕业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以及防灾减灾的重要支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新一代毕业生,为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污染等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这种综合教育旨在打破与传统知识范式相关的障碍,以解决中国和全球未来的能源安全和相关环境问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该专业学生将获得能源转换、电力系统设计、制冷、供热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各个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新能源领域的就业机会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毕业生可进入新能源公司或研究机构工作,推动清洁能源项目的发展。毕业生也可专注于火力发电、空调制冷、内燃机等领域的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研究,从事提高能源系统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项目。

(四)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智能制造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毕业生可在高科技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企业、机器人企业、软件开发企业、相关咨询服务业等行业就业,适合从事智能系统设计、自动化产线管理、工业数据分析、机器人编程与维护等专业技术岗位。此外,毕业生还具备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进一步从事研究和学术发展的基础。工业4.0系统集成是智能制造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工业4.0的推进,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将持续受到市场欢迎,毕业生可进入制造企业或系统集成商,负责工业4.0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和优化,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等。毕业生可负责制造企业智能工厂的设计和运行,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的管理与优化、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与维护,应用所学的先进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